钉钉作为数字化办公学习平台,在特殊时期为师生群体提供了高效的远程教学解决方案。针对用户广泛关注的课程回看功能,本文将详细解析钉钉在线课堂的三种回放机制及其操作路径,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项实用功能。
直播课堂回放机制解析:
1. 群直播模式下的课堂录制:当教师采用群直播中的课堂模式进行授课时,若提前开启界面右下角的【保存回放】开关,系统将在课程持续1分钟后自动生成录制文件。课程结束后,全体成员可通过群聊界面右上角的【直播回放】入口查阅完整录像,该功能支持倍速播放与进度拖拽,方便重点内容反复研习。
2. 专项教学群组的智能存储:在家校群或师生群等特定教学场景中,系统默认开启课堂录制功能。移动端用户可依次点击【协作】-【文档文件】模块,在【在线课堂视频】专区获取历史课程资源;电脑端用户则通过左侧导航栏的【文档】入口直达视频存储库,该云端存储空间支持按日期分类检索。
3. 本地化录制解决方案:教师端在授课过程中点击工具栏的录制按钮后,系统将启动本地存储程序。需特别注意,结束录制时应选择【取消录制】触发保存流程,此时会弹出文件目录提示窗。若直接点击下课按钮,系统仍会自动完成视频归档,并在课程结束后弹出本地存储路径,建议教师及时备份重要教学视频。
注意事项与功能优化建议:
为确保课程回放功能正常运作,建议教师在课前检查网络稳定性与存储空间容量。群直播生成的云端录像默认保存30天,重要课程建议下载至本地或转存至钉钉云盘。对于本地录制的MP4格式文件,可通过钉钉内置的转码工具进行格式优化,便于学生多终端观看。
针对常见的使用困惑,部分用户反馈找不到回放入口时,可检查群组类型是否支持自动录制功能。普通聊天群需手动开启录制选项,而教学专用群组则默认激活该功能。若出现视频文件损坏情况,建议重新登录客户端或更新至最新版本,通常可解决多数播放异常问题。
随着钉钉6.0版本教育模块的升级,新增了知识点标记功能,学生观看回放时可添加重点书签,教师端还能查看每个知识点的重复观看数据。这些教学分析工具与课程回放功能的深度整合,正在重塑线上教育的交互模式,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